“我讨好了全世界,却不知道怎么讨好自己 ” | 讨好型人格,怎么办?
原创 | 作者:嵇天枢 转载请联系 isocialor | 编辑: 雪梨 |
社长说
真正的好是发自内心对自己的认同,而不是从讨好满足和牺牲自己的利益讨来的,那太廉价。一辈子那么短,何必讨好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 ● ●
总是忍不住取悦别人,为什么? 好累!
你在凌晨五点揉了揉困倦的双眼,终于完成了隔壁老王拜托你帮忙的企划案,而自己明天下午就要交的报告还没有头绪;
你在办公桌前伸了一个舒服的懒腰,盘算着时间刚好可以去健身房跑个步,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然后早点上床睡觉。这时办公室的“好姐妹”约你晚上一起去试一家新开的网红店,你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想说自己晚上已经有了计划,却又不忍心看她失望,于是跑步机换成了盐酥鸡,那些本该熊熊燃烧的卡路里得以安心的再驻扎一个冬季;
嗯,就是你,因为不愿意回绝别人的任何一个微小的请求而不得不一再延迟自己的计划;因为无法忍受别人失望的可能性,而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割的七零八落,让自己劳顿不堪;因为想要维持自己平和大气乐于助人的形象,悄悄隐藏起自己的所有情绪,对别人的越界行为笑脸相迎。
你是团队中“最好用”的那个人,却又是人群里模糊的背景。
如果你在上面的描述里看到了自己,那么,恭喜你,你有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People-Pleaser”(讨好者)
讨好者的内心档案
心理咨询师哈里亚特B. 布莱克 (Harriet B. Braiker)在她的畅销书《不懂拒绝的老好人》当中将讨好者分为三个类型:认识型、习惯型及情感逃避型。
“认知型讨好者的取悦动力是他们的思维定势。这一类型的讨好者认为他们需要并且必须争取让每一个人喜欢他。他人的需求必须高于自己的需求,并且他们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根据就是自己为他人做了多少。
习惯型讨好者已经习惯于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需求。他们对于这一切习以为常,这种生活模式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他们几乎从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
情感逃避型好人的取悦源动力在于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仅仅是有与他人发生火药味的对抗和冲突的预感都会让他们非常焦虑。通过委屈自己,满足他们的需求,情感逃避型好人期待避免另自己陷入这种让人不安的负面情绪当中。”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其实无论是认知型,习惯型还是情感逃避型讨好者,如果我们得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都会发现他们内心最大的恐惧都是不被爱。
智利心理学家奥斯卡.伊查佐(Oscar Ichazo)和克劳迪奥.纳兰霍(Claudio Naranjo)将人类的性格行为模式划分为九种,即九型人格学(Enneagram),并用九角星的每一点代表一种人格。九型人格学中的第二格即为讨好者,在九型人格学中被称为”The Helper”。
伊查佐和纳兰霍认为此类型人最大的期望是被爱,最大的恐惧则是被遗忘,不被爱。为了满足自己被爱的渴望,他们常常以牺牲自己的真实需求为代价。通过无条件满足他人的要求,讨好者尽可能的使自己远离拒绝以及拒绝他人可能带来的人际冲突和负面情绪。
究其原因,在讨好者的内心,他们笃信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人们如果爱他,不是因为他本身,而是因为他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不仅如此,只有当他持续的满足这些条件,他才可能持续的被爱。
正如孩子们笃信只有完成一定任务(如帮助家长做家务,考试取得好的成绩等),他们才能获得他们想要的回报(如去游乐园游玩,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或者享用到自己喜爱的食物);讨好者们则认为只有当他们不断满足别人的要求,无论合理与否,别人才会给予他们想要的——“被爱”,作为回馈。
对于讨好者来说,有条件交换才是人生的常态。
在讨好者的童年,他们大多面对着对其有要求严格的父母,并且一直在追求完成父母提出的各种期望后被父母认可的瞬间。从讨好者的角度来看(尽管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在他们的幼年岁月里,伴随他们成长的是父母有条件的支持和表扬。
相比于“你本来就很棒”,“无论如何,我都支持你”,“你在我心里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语句,他们更熟悉的事“你这次考了第一名,很棒”,“如果你能像xxx那样在三个月之内背完6000个单词,我就带你去游乐园”。
讨好者的一生就像是永无止境的打怪升级,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必须不断完成新的任务,以获得新的认可和保留在游戏里的机会。一旦他们停下,停下完成他人期待的努力,停下无条件满足他人需求的行为方式,停下扮演老好人的角色,他们就会立刻失去之前所有的积累,Game Over。
因此,在讨好者的心里,他只有两条路:承担需要不断满足他人要求的疲惫或者从游戏里被淘汰,不再被人爱。
你不是无法停止跳跃的超级玛丽
作为一个被讨好者情节困扰多年的people-pleaser,我想对与我有共同困扰的讨好者们说: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进,你所追求的瞬间将永不会到来。
刘峰并没有因为他的无处不在而得到这个集体的认可,陈欣怡也并不是因为她便利贴女孩的属性才缘定纪存希。而你,也不会因为是个好用和气的讨好者而收获真正的尊重和爱。
所以,我希望所有讨好者能够明白一下几点:
首先,在商业社会,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真正实力,而不是你答应过多少非份的请求,又或者答应这些请求时有多么爽快。如果你恰巧有空读一读名人传记,或者愿意花一些时间去仔细观察和了解身边那些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你可能惊讶的发现他们恰恰都是善于拒绝的人。
在成人世界,懂得拒绝是有边界感的表现之一。懂得拒绝,清楚自己的底线,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从而能够进退有度,从容不迫。懂得拒绝,为自己赢得更多自我发展的时间,能够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最有效,最需要的地方。
懂得拒绝,从另一个侧面定义了你是谁,你允许并且喜欢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的生命里。这世界上庸庸碌碌的人太多,人们记不住他们的脸,相反,自我色彩鲜明的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目光,获得更多真诚的尊敬与爱。
其次,尽管人生总少不了打怪升级,但是你并不是只有踩死蘑菇和乌龟,不停通关才能存活下去的超级玛丽。如果你不舒服,你可以停止跳跃。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不以你是否能够满足别人提出的条件为转移。并不是因为你可以在清晨备好早饭,雨天送上雨伞,夜晚提供陪伴,你的朋友,家人,爱人才爱着你。是因为你是你,她们爱你,你的早饭,雨伞和陪伴才美好。
因此,请放下那零零总总的觉得自己不值得,不会拥有的悲观想法吧。事实上,你若放下,就是晴天。
第三,那些你所畏惧的,躲也躲不过。只要是凡夫俗子,吃五谷杂粮,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人际关系中的负面情绪。即使你竭尽全力,你也不可能满足身边每个人的需求。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人的需求本身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对立性。
比如,面对两个都需要你的选票的候选人,你要如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需求从而避免你深深畏惧的潜在负面情绪危险呢?你应当明白,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一样是人类最为普遍正当的情绪表现。
真正在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中扮演重要地位的不是彻底避免消极情感的发生,而是如何面对以及解决消极情感。你有权愤怒和不悦,相比于压抑自己的情绪,你更应当在自己的人际网络中建立良性的情绪表达和排解机制,使得消极情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和排解,从而达到良性互动。
古泽太郎在《胜者即是正义》中写到:“如果你想构建人人都幸福的世界,方法只有一个:爱上丑陋。” 你可常怀忧虑,因为居安能思危可使人进步。但你不可时时恐惧。
如若午夜梦回,你能遇上童年在一个又一个别人的期许中挣扎期待的自己,你应当向他展示你已经如此强大,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独立而有尊严的生存下去。你不再需要等待别人的点头和给予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你可以并且有能力仅仅因为喜欢就去品尝你想吃的那个甜品,去看你想看的那个电影,穿上你喜欢的那件衣服。
越是认定自己应当做个好人,而不是做一个真实的人,就越会遭受恐惧与不安的折磨。毕竟,胆小鬼是连幸福都会害怕的呀。
愿你常爱自己,也爱他人。
参考文献:
1.Ellis,Albert; Abrams, Mike; Dengelegi Abrams, Lidia. Personality theories: criticalperspectives. SAGE. 2008. ISBN 978-1-4129-7062-4. Ichazo has disowned Naranjo,Palmer and the other Jesuit writers on the Enneagram on the grounds that hisdescriptions of the nine types represent ego fixations that develop in earlychildhood in response to trauma.
2. HarrietB. Braiker (2002). The Disease To Please.McGraw-Hill Education; 1 edition.
● ● ●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